在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孩子的社交康复藏在一个个温暖的小细节里。走进教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特殊的互动墙。墙上错落有致地挂着各种材质的物件,有光滑的塑料片、粗糙的麻布,还有带着纹路的树皮标本。老师半跪在孩子面前,轻轻握住孩子的小手,引导着他们去触摸不同材质,同时始终保持眼神对视,耐心地说:“宝贝,摸摸这个,滑滑的,再摸摸这个,刺刺的。” 通过这样的触觉互动,孩子不仅能感知世界,更在与老师的眼神交流中,慢慢建立起社交联系,这正是 CBM 干预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巧妙运用。
课堂上,孩子们围坐在一起玩拼图游戏。当一个孩子拿起拼图碎片犹豫不决时,老师迅速蹲下来,与孩子保持平视,目光专注地看着孩子的眼睛,温柔地说:“没关系,我们一起找这个拼图的好朋友好不好?” 随后,老师拿起另一块碎片,和孩子一起比对、拼接。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感受到了陪伴与鼓励,逐渐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成功的喜悦,这小小的拼图游戏,成为了打开孩子社交之门的钥匙。
园区的花园里,也是孩子们社交康复的重要场所。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给花朵浇水,老师握着孩子的手,拿着小水壶,一边浇水,一边微笑着看向孩子,说道:“我们给小花喝点水,它就会快快长大,像宝贝一样可爱。” 孩子们在共同照料花朵的过程中,学会关注他人的行为,感受合作带来的成果,在自然的氛围中,轻松地进行着社交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