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扣子”这个再简单不过的动作,对自闭症儿童来说却像破解复杂谜题——手指不听使唤、步骤总记错、急得直跺脚……在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老师们用“慢镜头教学法”,陪着孩子把每个细微动作拆成“成长帧”,让系扣子从“不可能任务”变成“我能行”的小骄傲。
许多自闭症孩子初次接触系扣子时,连分清扣子和扣眼都困难。老师会先让孩子用触觉认识纽扣:拿着不同材质的纽扣(塑料圆扣、木质方扣、带花纹的装饰扣)放在手心滚动,感受“圆圆的、硬硬的”“方方的、有点粗糙”,同时配上语言指令:“这是扣子,我们要把它送进扣眼的‘小房子’里。”接着用放大版的纽扣教具(如手掌大的布片和纽扣)进行视觉引导,让孩子观察“扣子怎么对准扣眼,像不像小汽车开进隧道?”通过多感官刺激,帮孩子建立对纽扣系统的基础认知。
正式教学时,老师会把系扣子分解成“五步慢动作”:①捏起扣子 ②对准扣眼 ③轻轻按下 ④穿过扣眼 ⑤整理衣襟。每一步都用夸张的慢动作示范,比如捏扣子时故意放慢手部动作,边做边念出口诀:“拇指食指捏捏紧,小扣子别溜掉”;对准扣眼时,用另一只手的食指轻轻拨开扣眼边缘,说:“扣眼小嘴巴张开啦,扣子宝宝要进去咯”。示范后让孩子用自己的小手跟着做,老师在一旁用手指轻轻辅助孩子的手腕发力,就像给小手装了“导航仪”。
针对孩子容易出错的环节,老师们有一套“纠错小妙招”。比如孩子总把扣子插错位置,老师会在衣服上用彩色贴纸标记正确的扣位,贴纸上画着小笑脸:“看,第一个扣子要和红色笑脸贴贴,第二个找蓝色星星哦。”如果孩子手指力量不足捏不住扣子,老师会先带孩子做“手指健身操”——用橡皮泥捏小球、撕贴纸、拨算盘珠子,增强手指灵活性。还有的孩子对系扣子失去耐心,老师就把过程变成“纽扣小火车”游戏:“每系好一颗扣子,小火车就往前开一节,开到终点就能拿到奖励贴纸啦!”
在星贝育园,每个孩子的“系扣进度条”都不一样。有的孩子用了两周就能独立完成第一颗扣子,有的孩子花了三个月才记住完整步骤。但老师们始终用同样的耐心陪伴:当孩子第100次把扣子穿反时,依然笑着说:“这次比上次快了一秒呢!我们再试试换个方向?”当孩子终于成功系好所有扣子时,全班老师会一起鼓掌,给孩子戴上“巧手小明星”勋章,让这份成就感变成实实在在的“成长仪式感”。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从“系扣困难户”变成了“生活小能手”。曾经连抓握扣子都费劲的小雨,如今能自己系好校服外套的五颗扣子,还会奶声奶气地说:“妈妈看,我会给衣服‘关门’啦!”看着孩子们用笨拙却认真的小手,慢慢把衣襟上的扣子一一对齐、穿过,老师们知道,这一个个缓慢的动作里,藏着自闭症孩子突破自我的勇气,也藏着通往独立生活的重要一步。
星贝育园始终相信,成长从不是短跑冲刺,而是耐心灌溉的过程。如果你家的“小宝贝”还在为系扣子发愁,不妨来这里——让我们用慢镜头式的引导,陪孩子系好生活的每一颗扣子,让每一个“慢慢来”都变成“我能行”的闪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