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老师们针对自闭症儿童听故事时难以记住故事情节的问题,采用老师引导结合CBM干预法的方式,帮助孩子们逐步提升故事记忆能力。
老师会先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精心挑选故事,比如选择画面生动、语言简单重复的绘本故事。在讲故事前,老师会通过展示故事相关的图片、玩具等道具,引导孩子观察并提问,如“看看这张图片上有谁呀?他们可能在做什么呢?”,激发孩子对故事的好奇心,让他们先对故事中的主要元素有初步印象。
讲故事时,老师会用生动的语气和夸张的表情动作,将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形象地展现出来。例如,讲到小兔子蹦蹦跳跳时,老师会模仿小兔子的动作,让孩子直观地感受故事内容。同时,老师会在关键情节处停顿,引导孩子进行简单的预测或复述,比如问“接下来小兔子会遇到谁呢?”或者“刚才小熊说了什么呀?”,通过这种互动方式,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并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CBM干预法(认知行为干预法)在此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老师会将故事分解成一个个小的情节单元,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目标。比如,第一个单元先让孩子记住故事的主角和主要场景,老师会通过反复提问“故事里的主角是谁呀?故事发生在哪里呢?”,帮助孩子强化记忆。当孩子能够准确回答后,再进入下一个情节单元的学习,如记住主角的主要行为和事件的发展顺序。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会根据孩子的表现及时给予强化和鼓励。当孩子成功记住某个情节时,老师会竖起大拇指说“你太棒了,这个情节记得很清楚!”,或者给予小贴纸作为奖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同时,老师也会引导孩子运用一些简单的认知策略,如让孩子在听故事时尝试在脑海中想象画面,或者用简单的手势来表示故事中的关键动作,帮助他们更好地记忆故事内容。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许多孩子在听故事时对情节的记忆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他们开始能够跟随老师的引导,记住故事的主要脉络和一些关键细节,甚至在老师的提示下能够简单复述部分故事情节。星贝育园的老师们始终坚信,通过耐心的引导和科学的干预方法,每一个自闭症儿童都能在自己的节奏中不断进步,逐渐打开通往故事世界的大门,感受故事带来的乐趣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