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启帆自闭症康复寄宿学校
XINGQIFANZIBIZHENGXUEXIAO
新闻中心
——   News Center   ——
自闭症儿童:跨越理解他人情绪障碍的艰难征程
来源: | 作者:星启帆(星贝育园)自闭症康复中心 | 发布时间: 7天前 | 7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老师们每日都投身于一场艰难却意义非凡的沟通之旅,其中,助力自闭症儿童理解他人情绪堪称最为棘手的难题之一。

自闭症儿童在理解他人情绪时,暴露出多层面的显著障碍。面部表情作为情绪的直观映射,对常人而言,捕捉他人眼神灵动间的喜怒哀乐、嘴角牵动的情绪密码、眉毛变化透露的心情点滴,是轻而易举之事。但自闭症儿童却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隔绝在外。以小宇为例,课堂上老师满脸洋溢着笑容,眼睛弯成月牙,嘴角高高扬起,热情地夸赞:“今天大家表现都超棒!” 普通孩子瞬间便能被老师的愉悦情绪感染,而小宇却只是木然地盯着老师,对这笑容背后的积极情绪毫无察觉,自顾自地沉浸在摆弄玩具的世界里,对老师的热情全然漠视。

肢体语言同样是情绪表达的关键渠道。一个人双手抱胸、身体微微前倾,往往彰显出严肃专注;垂头丧气、肩膀无力下垂,则无疑在诉说着低落的心境。然而在星贝育园的课堂上,老师为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兴致勃勃地手舞足蹈讲述有趣故事时,小萱却宛如置身事外,眼神空洞呆滞,丝毫不能从老师活力四射的肢体动作中,体会到故事的精彩与老师传递的热情,对周遭热烈的氛围毫无反应。

不仅如此,语言中蕴含的情绪情感,对自闭症儿童而言也是难以捉摸的谜团。同一句话,语气的微妙差异能传达出天壤之别的情绪。例如 “你真棒”,欢快赞扬的语气满含肯定鼓励;阴阳怪气地说出,则瞬间变味为嘲讽。但自闭症儿童通常只关注话语的字面意义,对语气背后隐藏的情绪暗语毫无感知。像小峰,老师用温和且满含担忧的语气询问:“小峰,你今天看起来有点不开心,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小峰或许只是机械地回应老师的问题,完全意识不到老师话语中深切的关心与牵挂。

面对这些重重阻碍,星贝育园的老师们并未却步,而是凭借专业与爱心,积极探寻、运用多样的引导方法。课堂上,老师们借助生动形象的图片与视频资料,为孩子们直观展示不同情绪对应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以及语气语调。老师会拿出一系列人物表情卡片,上面分别呈现开心、难过、生气等各异表情,随后逐个指着卡片,以夸张的语气和表情讲解:“小朋友们,瞧这张卡片,这个人眼睛眯成一条细缝,嘴巴咧得大大的,露出洁白牙齿,这就是开心的模样哦,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说,开心!” 通过反复强化,加深孩子们对不同情绪面部特征的记忆。

日常生活场景更是老师们的教学课堂。课间休息时,若有小朋友不慎摔倒哭泣,老师会立刻召集其他自闭症儿童,轻声引导:“小朋友们,看他,他摔倒了,你们瞧他的表情,眼睛里噙满泪水,嘴巴向下撇着,他此刻肯定特别疼,心里也很难过,我们一起去安慰安慰他。” 随后带领孩子们上前安慰摔倒的小伙伴,让他们在真实情境中亲身体验他人的情绪,并学习如何做出恰当回应。

角色扮演游戏也是老师们的得力教学手段。老师与孩子们分别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商店购物、公园玩耍等生活场景。游戏进程中,老师刻意展现出不同情绪,引导孩子们观察猜测。比如,老师扮演一位在商店中找不到钱包的顾客,眉头紧皱,满脸焦急,嘴里不停念叨:“哎呀,我的钱包去哪儿了?这可如何是好呀?” 鼓励孩子们思考老师情绪产生的原因,并尝试用语言描述老师的情绪状态。

在星贝育园,老师们日复一日、不辞辛劳地运用各种方法,耐心引导自闭症儿童理解他人情绪。这一过程艰难漫长,充满挑战,但每当看到孩子们哪怕只有一丝进步,比如偶尔能准确识别一种情绪,老师们都深感所有的付出都无比值得。因为他们深知,助力这些 “星星的孩子” 跨越理解他人情绪的障碍,是帮助他们迈向正常社交、融入社会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