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我们时常见证着自闭症儿童在融入新环境时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这些 “星星的孩子”,由于自身病症特点,在面对全新的生活与学习环境时,往往会陷入适应危机之中。
自闭症儿童对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新环境中的陌生气息、不同的空间布局以及嘈杂的声音,都可能成为他们适应过程中的阻碍。当进入星贝育园这样的全托康复中心时,他们离开了熟悉的家庭环境,面对陌生的床铺、教室,周围是不熟悉的老师和同学,这一系列的变化会让他们感到极度不安。有的孩子可能会突然变得沉默寡言,拒绝与任何人交流;有的则会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大声哭闹、尖叫,甚至通过自伤行为来表达内心的恐惧与不适。
在全托模式下,自闭症儿童需要在园内度过一整天,从清晨起床到夜晚入睡,所有的生活起居都要在这个新环境中完成。这对于他们原本就脆弱的适应能力而言,无疑是个巨大的考验。例如,在就餐环节,新的餐具、就餐环境以及就餐规矩,都可能让他们难以接受。有些孩子习惯了家中特定的餐具和就餐方式,面对育园统一的餐具,可能会拒绝进食,甚至将餐具扔在地上。在洗漱和就寝时,陌生的卫生间和床铺,也会让他们难以入睡,出现半夜惊醒、哭闹的情况。
然而,星贝育园的老师们深知这些孩子的困境,他们肩负起了引导孩子适应新环境的重任。从孩子踏入育园的那一刻起,老师们就用温暖而耐心的态度迎接他们。在最初的几天,老师会一直陪伴在孩子身边,用轻柔的声音介绍周围的环境,带着他们熟悉教室、寝室、活动场地等各个区域。
在生活照料方面,老师们会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和习惯,制定个性化的引导方案。对于在就餐上有困难的孩子,老师会尝试不同的方法。有的孩子不喜欢用勺子,老师就会准备他们在家常用的餐具,慢慢引导他们在育园的环境中使用;对于不适应新就餐规矩的孩子,老师会耐心地示范,一次又一次地重复正确的行为,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接受和学习。
在帮助孩子融入集体生活方面,老师们也煞费苦心。通过组织各种有趣的集体活动,如绘画、音乐、手工等,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渐熟悉彼此。对于那些较为孤僻、不愿参与集体活动的孩子,老师会先从一对一的互动开始,慢慢引导他们走出自己的世界,逐渐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再过渡到集体活动。
经过老师们不懈的努力,许多自闭症儿童在星贝育园逐渐适应了新环境。曾经抗拒就餐的孩子,开始主动拿起餐具进食;半夜哭闹的孩子,也能在自己的小床上安然入睡;原本孤僻的孩子,也能与其他小伙伴一起参与活动,脸上露出天真的笑容。这些变化虽然看似微小,却饱含着老师们无数的心血与付出,也让我们看到了自闭症儿童在正确引导下,战胜新环境适应危机的希望。我们必须时刻警惕自闭症儿童在新环境中的适应问题,也应给予像星贝育园老师这样的专业工作者更多的支持与敬意,共同为自闭症儿童创造一个更友好、更易适应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