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启帆自闭症康复寄宿学校
XINGQIFANZIBIZHENGXUEXIAO
新闻中心
——   News Center   ——
自闭症儿童认知发展阶段性特点剖析
来源: | 作者:星启帆(星贝育园)自闭症康复中心 | 发布时间: 8天前 | 11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自闭症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认知发展是极为关键的一环。星贝育园凭借丰富的全托干预经验,深入观察并总结出自闭症儿童认知发展呈现出的阶段性特点,以便为孩子们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教育与支持。

一、感知运动阶段(0 - 2 岁)

在这一阶段,普通儿童通过感官和动作来探索世界,自闭症儿童也不例外,但存在明显差异。星贝育园的老师们发现,自闭症儿童在感知觉方面常常表现出异常。例如,有的孩子对某些声音过度敏感,像尖锐的刹车声、吸尘器的轰鸣声,会让他们捂住耳朵、尖叫甚至哭闹;而对一些正常音量的声音却反应迟钝,呼唤他们名字时可能毫无回应。在触觉方面,部分孩子抗拒被触摸,穿衣、洗澡等日常接触都会引发强烈抵触;相反,有些孩子则过度寻求触觉刺激,喜欢反复触摸粗糙的物体表面。

针对这些情况,星贝育园会根据每个孩子的感知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为对声音敏感的孩子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噪音干扰;同时,通过轻柔、舒缓的音乐,帮助他们逐渐适应声音环境。对于触觉异常的孩子,利用不同材质的物品,如丝绸、棉布、砂纸等,进行触觉训练,帮助他们逐渐调节对触觉刺激的反应。

二、前运算阶段(2 - 7 岁)

进入前运算阶段,自闭症儿童在语言和思维发展上与普通儿童的差距逐渐显现。在星贝育园全托的孩子中,很多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明显滞后。他们可能说话较晚,甚至到了四五岁还只能说简单的词汇,无法组成完整的句子。而且,他们的语言运用常常缺乏灵活性,多为重复性语言,比如反复背诵广告台词、动画片里的固定语句。

在思维方面,自闭症儿童往往表现出刻板、单一的特点。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较为固定,难以理解事物的多种属性和变化。例如,看到红色的圆形积木,就认为所有圆形都是红色,难以接受其他颜色的圆形物体。星贝育园的教师团队会采用多种方式来促进这一阶段孩子的认知发展。运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孩子理解事物的概念和属性;通过角色扮演游戏,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逐步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三、具体运算阶段(7 - 11 岁)

当自闭症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时,在全托环境下,他们开始展现出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仍存在诸多局限。星贝育园观察到,孩子们在理解数量、空间关系等方面有所进步。比如,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数,知道 5 比 3 大;在摆放玩具时,也能大致理解上下、前后的空间位置。然而,他们在解决抽象问题和进行逻辑推理时,依旧困难重重。

针对这一阶段孩子的特点,星贝育园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利用数学游戏,如积木搭建、数字拼图等,巩固孩子对数量和空间的认知;通过故事讲述和问题引导,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例如,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然后提问故事中角色的行为原因,帮助孩子理解因果关系。

四、形式运算阶段(11 岁以上)

在星贝育园全托的大龄自闭症儿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后,部分孩子开始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他们能够理解一些抽象概念,如正义、公平等,但理解程度往往较为肤浅。在解决问题时,虽然尝试运用逻辑推理,但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不足。

为了进一步提升这一阶段孩子的认知水平,星贝育园为他们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引入简单的科学实验,让孩子在实践中探索和理解抽象的科学原理;组织小组讨论活动,鼓励他们发表自己对抽象概念的看法,与同伴交流思想,拓宽思维视野。

了解自闭症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是星贝育园开展全托干预工作的重要基础。通过精准把握每个阶段孩子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干预计划,帮助自闭症儿童在认知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逐步缩小与普通儿童的差距,为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