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启帆自闭症康复寄宿学校
XINGQIFANZIBIZHENGXUEXIAO
新闻中心
——   News Center   ——
集体活动 “隐身” 的娃有救了!广州星贝育园超绝
来源: | 作者:星启帆(星贝育园)自闭症康复中心 | 发布时间: 17天前 | 39 次浏览 | 分享到:

家长们有没有这样的困惑:孩子在游乐场总是独自玩沙子,小伙伴热情邀请也不理会;幼儿园集体游戏时,默默躲在角落当 “旁观者”。别简单认为是孩子 “内向”,这或许是自闭症社交缺陷的表现!对自闭症儿童而言,集体游戏中的复杂规则、同伴互动,如同难以破解的密码,社交压力让他们本能选择逃避。而在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正用专业与温情,为这些孩子推开社交的大门。

走进星贝育园,校园的每一处设计都暗藏 “社交小心机”。教室布局打破传统课桌排列,采用圆形、U 形桌椅组合,拉近孩子们的距离,减少视觉上的隔阂;活动区域设置多个半开放式空间,既有适合独处的小角落,也有方便互动的宽敞场地,给孩子自主选择社交程度的机会。柔和的灯光、舒适的墙面装饰,营造出轻松无压的氛围,让原本抗拒集体活动的孩子,渐渐放下戒备。

学校的教师团队个个都是 “社交引导大师”。他们不会强行将孩子推入集体,而是从细微处观察每个孩子的兴趣点。发现有孩子痴迷拼图,老师就拿着同款拼图坐在一旁,边拼边轻声分享 “这块拼图像小房子”,用自然的方式引发孩子关注;遇到孩子喜欢摆弄积木,老师便加入搭建,用简单的语言邀请 “我们一起搭个大桥好不好”。这种从兴趣切入的陪伴,慢慢让孩子意识到集体活动的乐趣。

课程设置巧妙融合社交训练。感统课上,孩子们两两一组,通过合作完成搬运小球、走平衡木等任务,在肢体接触与共同目标中,建立初步的默契;专注力训练时,设计小组竞赛形式,用积分奖励激发孩子的参与热情,让他们在竞争与协作中感受集体的力量。课堂上,老师会用夸张的表情和简单易懂的指令,示范如何发起对话、回应同伴,帮助孩子理解社交规则。

寄宿生活更是天然的社交课堂。宿舍里,老师们引导孩子互相帮忙整理床铺、分享小物件,从日常小事培养互助意识;晚间的 “故事会”,大家围坐在一起,轮流讲述当天的趣事,即使孩子只是简单说几个词语,老师也会给予热情鼓励。学校还会组织小型集体活动,如搭建大型乐高模型、合作完成简单手工,活动前用图文卡片提前告知流程,减少孩子因未知产生的焦虑,让他们更从容地融入集体。

在星贝育园,曾经躲在角落的孩子,开始尝试与同伴眼神交流;抗拒集体游戏的 “独行侠”,渐渐学会和小伙伴并肩合作。这里没有生硬的说教,只有尊重与科学的引导,让每一个有社交缺陷的孩子,都能按照自己的节奏,勇敢地迈出社交的第一步,拥抱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